近日,一则市场监管领域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消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CCTV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用语涉嫌违反《广告法》问题,1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目前,总局已责成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立案调查。


以下为市监总局发布的消息全文: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媒体和企业在广告中宣称所谓“国家品牌”,既误导消费者,又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对此,群众反映强烈。
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源于消费者信赖和市场选择。利用“国家”名义为企业品牌背书,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广告法》明确禁止在广告中使用国家机关名义和“国家级”用语,规定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不得在广告活动中进行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广告用语使用“国家品牌”,实质就是在使用国家机关名义以及“国家级”禁用语,易使消费者以为“国家”为企业背书,对其产品质量、性能、功能产生误导性认识,造成不公平竞争。
媒体利用“国家品牌”售卖广告资源,开展商业营销,人为地将企业分为三六九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消费者出于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对入选“国家品牌”的企业会更加信赖,往往将所谓的“国家品牌”作为选择企业产品的重要依据,给消费带来极大误导,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特别是个别问题产品缴费入选所谓“国家品牌”,更是引发社会广泛质疑。媒体用国家名义为企业担保背书,发布违法广告,最终也会损害自身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越是影响力大的媒体越要发挥带头作用,依法依规经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这则消息之所引人注目,是因为这次遭到约谈的对象,实在称得上“重量级”。作为我国级别最高的广电媒体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不论是从行政级别、社会影响还是单位体量上看,在全国范围内都无人可比。
人们很难想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这样的单位,竟然会因为涉嫌违反广告法遭到约谈,但这件事却确确实实地发生了。事实上,市场监管总局针对此事的态度,远比许多人想象中的更“刚”。针对这个“CCTV国家品牌计划”,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题为《“国家品牌”作为广告用语违法!》的文章,其态度之强硬,通过标题中的感叹号就可见一斑。
文章虽然并未点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名字,但对其行为的批评,却称得上一针见血,拳拳到肉。文章提到:“一些媒体和企业在广告中宣称所谓‘国家品牌’,既误导消费者,又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利用‘国家’名义为企业品牌背书,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媒体利用‘国家品牌’售卖广告资源,开展商业营销,人为地将企业分为三六九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媒体用国家名义为企业担保背书,发布违法广告,最终也会损害自身公信力。”这些文句,单独把其中哪一句拎出来,都称得上是十分严厉的指控。

消息曝光之后,人们纷纷对敢于对中央台“出手”的市场监管总局伸出了大拇指,同时也对这个单位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事实上,早在这起事件之前,市场监管总局就已经在各个领域大显身手过一番。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颇有魄力的国家机关,到今天为止,成立其实还不到一年。
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规定:“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职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商务部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以及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等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全新成立的市场监管总局,在整合原有多个部门的基础上,大大加强了对市场秩序与市场竞争的监管职能,可谓“一出生就风华正茂”。成立之后,市场监管总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多方出击,做出了不少令人不禁要叫好的市场监管行动,可谓是诸多国家部委之中当之无愧的“网红”。

2018年6月2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开了一封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公函,严厉批评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在印章市场中排除和限制竞争,侵犯公安机关和刻章企业自主选择权的做法,建议内蒙古政府办公厅责令其整改。这一行为,一下子给当时才成立了三个多月的市场监管总局打响了名声。
作为一个“年轻”机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能够果断制止地方公安厅局这样的“实权部门”破坏市场竞争,有力地回应了公众与企业对于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的渴望。然而,当时也有人质疑:市场监管总局如此硬气,到底是“个例”还是常态。
但很快,市场监管总局就用实际行动化解了人们的疑虑。2018年6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报称,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在交通违章罚款管理中,未经公开竞争性程序,指定工商银行作为罚款唯一代收银行、线下交纳罚款只能通过工行卡办理等行为,涉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责令北京市交管局尽快整改到位。这从侧面传递出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不畏惧啃下任何涉嫌破坏市场竞争的“硬骨头”。

除了监管政府部门,对大型企业进行监管,也在市场监管总局的职能范围之内。2018年9月,在当月召开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约谈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君约谈了美团、饿了么等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负责人,围绕一系列消费者关注、担忧的外卖行业问题,对这些餐饮服务平台负责人进行了督促。
当时,市场监管总局刚刚完成《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义务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在约谈中,总局要求各市场主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安全措施和从业规范,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而这正是对广大公众食品安全诉求的直接回应。
今年1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颁布了《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在这一方案中,总局专门强调,要加大保健食品等领域广告监管力度。而在此前的2018年12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才刚刚表示:总局已经关注到与“权健”有关的网络舆情,正在了解情况。
如今,“权健”才刚刚倒下,市场监管总局就再度“出手不凡”,实在值得称赞。
以“自由竞争”为核心的市场精神,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打造一个自由、开放、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是政府致力于实现的重要目标。一切与市场竞争相悖的垄断行为,都应摒除。市场监管总局的行动,为的正是捍卫市场自由、开放、公正、有序。如果有人对市场环境造成了威胁,不论是谁,都无法逃过市场监管总局的眼睛,而这正是这一部门存在的最大意义。
来源:中国青年报、市场监管总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优检联"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优检联检验检测服务平台,转载本网作品需注明"来源:优检联检验检测服务平台"。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如不同意转载,请告知本网撤除。联系邮箱 lixb@ulablink.com